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東德篇

神經領袖
上接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芬蘭赫爾辛基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803337

2012年東歐16國前共產國家探索-東德篇

基本上將德國柏林行程說是東歐行程之一,很多人是不贊成的(至少我的柏林沙發主人就不贊成,一直強調柏林不是東歐)

她說:柏林不屬於東歐!!
我得意洋洋的說:但是,柏林屬於以前之東德,對不!!
(OS:我還是又點讀過歷史的)
這次換她得意洋洋的說:錯!!我這裡以前是屬於西柏林,不屬於東德,哈!!
這下換我沒轍了,讀了些歷史,但沒讀到地理,不太清楚東西德之分界!!

但我探索之2個城市,柏林及德勒斯登在兩德時期,是屬於東德管轄的,(沙發主人又不同意的,因她住在西柏林)。

東德路線圖:

德國 (Germany):

歷史:

考古發現證明,德國和亞洲、歐洲許多國家一樣,有過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地理: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面臨奧地利和瑞士,西面與法國、盧森堡、比利時以及荷蘭相界,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357021平方千米,國界線長3757千米,海岸線長2389千米。
德國地勢呈現北低南高,呈階梯狀,南北農業有較大差異,分為4個地形區:德國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勢低平,氣候夏季涼爽,冬季陰冷,土壤較為貧瘠,主要利用草場發展畜牧業,也種黑麥、燕麥和馬鈴薯;中部是由東西走向的高地構成的山地;西南部是萊因河谷地區,萊因河兩旁谷壁陡峭的山地為森林和高山牧場;東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河谷地帶日照時間較長,土壤肥沃,盛產煙草、葡萄等水果和用於釀造啤酒的啤酒花,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是德國境內的最高峰。
德國境內有多條歐洲主要河流穿行而過,包括了萊因河(長865公里)、易北河(700公里)以及多瑙河(686公里)等。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

國土面積 : 35.7021萬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
總人口 :8252萬人(世界第14名)
匯率 : Euro
旅遊中心 : http://www.berlin.de/international/attractions/index.en.php
http://www.berlin-travel-sightseeing.com/en/index.html

交通資訊:

鐵路公司: http://www.bahn.com

國內鐵路時刻表:- www.bahn.de
鐵路地圖 : http://www.bueker.net/trainspotting/map.php?file=maps/germany/germany.gif

火車種類:
德國火車分為六種等級:
1.地區性火車(Regional trains ((marked as R, REX, RB, IR, S-Bahn)不需訂位。
2. InterCity (marked as IC on DB website)。不需訂位
3. InterCityExpress (marked as ICE)。國內及國際列車,不需訂位
4. InterCityExpress-Sprinter (marked as ICE-S)。國內及國際列車,必需訂位
5. EuroCity/Euronight (marked EC/EN)。國際列車,不需訂位,臥鋪必須訂位。
6. CityNightLine (marked as CNL)。國際列車,必需訂位
前路坎坷不言棄
D68 06/15 Berlin 沙發客家

早晨,沙發主人還專程出去買麵包,一起共進早餐後,出發,今天要去探索柏林圍牆。
第一站先去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查理檢查站是在1961年至1990年間東西柏林間三個邊境檢查站之一(查理-Charlie)是英語之中字母「C」的代名詞,查理檢查站即 「C」號檢查站之意),是當時東西柏林間盟軍軍人唯一的出入檢查站,也是所有外國人在東西柏林間唯一的一條市內通路。那裡豎立的一蘇聯士兵和一美國士兵的肖像建於1998年10月,由弗蘭克•蒂爾(Frank Thiel)設計,用以紀念1961年在經過多次最後通牒之後美蘇坦克對峙事件。在檢查站附近的其它冷戰的見證還有:當時雙方建起的木障、單方檢查站的信號橋和柏林牆博物館。

"Mauerweg(圍牆之路),即是原來柏林圍牆之地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柏林圍牆並不厚,而且圍牆不是在路中央,一邊一半,而是一定在路之一邊,就是說這道路要不是屬於西柏林就是屬於東柏林。08

柏林牆博物館需要收費,

好像並不大,我們放棄不進去,轉而去實際之柏林圍牆死亡地帶紀念牆現場,位於Bernauer Strasse,搭S-Bahn 在Berlin Nordbahnhof站下車即到。

柏林圍牆(德語:Berliner Mauer):

東德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圍牆約155公里長,約3至4公尺高。於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以鐵絲網為材料,後才被換成更為堅固耐久的磚牆。

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東德為了隔絕東德人民投向西德,於是沿著邊界在己方的領土上建立圍牆,將西柏林整個包圍起來。柏林圍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兩德重歸統一。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

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昂一直到兩德統一為止。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西德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西柏林是西德的領土。由於西柏林的領土完全在東德境內,蘇聯為迫使西德放棄西柏林,強迫西柏林斷水斷糧,此舉讓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每日有多班飛機把物資由西德運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約,而蘇聯於1949年5月解除封鎖。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牴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為了防止東德人逃到西德,造成東德嚴重缺少工人,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冒著被東德邊防射殺的危險逃入西柏林。

柏林圍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圍牆。東德稱此圍牆爲「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禁止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圍牆至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兩德重歸統一。期間有很多東德民眾試圖翻越柏林圍牆,到達自由的西部,但至少有136人被證實死於柏林圍牆,其中大部份是被東德邊防士兵射殺而死。
舊言虐心
資料很詳盡!
非常有用,感謝感謝~
很期待往後的行程
你若不來我怎敢老去
柏林圍牆在哪裏??20多年後的今天,要想找到原柏林圍牆的遺蹟已經越來越不容易了。不過,歷史並沒有被遺忘,在Bernauer Strae原柏林圍牆遺址上,一個新的紀念建築向遊人開放了。在這個昔日被稱為死亡地帶的東西分界線的綠草地上赫然豎立著一堵350米的鐵銹牆,上面有在試圖翻越柏林圍牆時被東德邊防軍射殺的死難者照片;一根根鐵柱子則標記著昔日柏林圍牆的位置。

牆上鑲嵌著至少136位死難者照片,包括幾位東德邊防士兵和一個西柏林6歲男孩Andreas Senk。Andreas1966年在河邊玩,不慎落水,東德邊防士兵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小男孩在水裡掙扎淹死在河裡。

這是德國分裂的歷史見證,「新一代人得知道,自由和民主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堵紀念鐵銹牆只是整個建築的一部份,截至2012年,在過去1.3公里的邊境地區將落成佔地4.4公頃的露天紀念場地,供遊人免費參觀。

在這裡可以真實的感受到、看到、體會到柏林圍牆之原貌,出乎我的意料,原來柏林圍牆只有一個手掌厚而已。

原先我還以為跟長城一樣厚呢?? 在柏林圍牆一頂端有一半圓形之覆蓋物,有了它,讓翻牆而過變的非常困難,因為手無法抓住柏林圍牆頂部。

沿著圍牆邊之公園(原來之死亡地帶)有一連串相關之之介紹。

這張照片是最經典的。在1961年8月15日,在柏林圍牆修建的第三天,當時柏林圍牆還只是一個雛形,僅僅是鐵絲網之路障,它還没有變成後來3.6米高、的混凝土牆,19歲的東德國家人民軍士兵康拉德•舒曼(Hans Conrad Schumann)頭上戴着鋼盔,身上還背着長槍,便跳躍過了當時低矮的鐵絲網邊境,進入西柏林。這一瞬間被當時在場之西方媒體記者抓拍到,此事也成為了冷戰期間西方用來廣為宣傳的樣本。他也是第一個越境的邊境守衛。這個畫面在很多明信片上跟塗鴉上都可以看見。

而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彼得•雷賓(Peter Leibing),當時也才有20歲,之後獲得了美國Overseas Press Club1961年攝影大獎。

在柏林當年舒曼越界的Bernauer Strass,高高豎立起了舒曼飛身一躍的雕像,以做紀念,此地也成為了熱門之旅遊點。

甚至還有商家把這個畫面當成自己的招牌。

參觀完柏林圍牆後,街道邊還有一棟柏林圍牆文獻中心(The Berlin Wall Documentation Center),是免費之文獻中心,有相關之文獻及影片,更重要的是有一4支層樓高瞭望台,

可以上去俯瞰實際之柏林圍牆遺址。

還有一更重要的,你一定會用到了就是裡面竟然有一各免費之廁所,這也太酷了吧,所以說,不要去柏林圍牆博物館,來這戶外柏林圍牆,棒呆了!!!

對面則有一考文垂大教堂遺址(Coventry Cathedral),

教堂外有個和之雕像(Statue-of-Reconcilliation) ,

這雕像是由Josefina de Vasconcellos在90歲時(1977)所創作,並在二戰結束第50週年時(1995)由Richard Branson所捐贈。

它描述了一個男人和女人彼此跨著帶刺鐵絲網擁抱,象徵著不僅是兩個人的團聚,也是一家團聚,更是一國家之團聚。

又到了吃飯之時間,伙伴說網路上也介紹一家咖哩香腸很有名(konnopke's imbiss),聽說年代久遠(1930年開業),又嘟是當地人去吃,當然更重要是不貴,我們就搭地鐵前往,有點遠,但我們有3日票,不怕!!不過還是花了點時間才找到,就在陸橋下方,確實很多人,還要排隊,相應當不錯吧!!

上面之綠色屋頂就是陸橋…

排隊先經過飲料區,先買飲料,在到主餐區買咖哩香腸,有點像是路邊小吃,與前天之餐廳之咖哩香腸(3.0E),顯然氣氛不同,價錢當然也不同,只要1.6E。

它還有網站呢??
http://konnopke-imbiss.de/
其多汁之咖哩香腸(Wursts),有Konnopke的特殊辛辣的咖哩醬。 及炸薯條。 哦,別忘了啤酒! 清爽的德國啤酒。

搭U2在Eberswalder站下車後,往前走,就在地鐵路橋下方。

我很難說哪一家好吃,基本上咖哩香腸是柏林很有名之食物,相當多之店嘟有在賣,這家1.6E,但必須站著排隊,自己拿自己找位,又在路邊。
前天那家,是3.0E,但是家餐廳,在哈克市場,有服務生替你服務,儘管找各位置坐下,其他就不必管。
兩家之FU各有不同。
梨渦少年
吃飽後轉往另一景點,夏洛滕堡宮(Schloss Charlottenburg)參觀。

夏洛滕堡宮(Schloss Charlottenburg):

是德國柏林現存最大的宮殿。它座落於夏洛特堡和威爾默斯多夫大區下轄的夏洛特堡區。
這個始建於建於1695—1699年,1695年的宮殿原名為呂岑堡「Lietzenburg」,為義大利巴洛克式風格,由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 , Elector of Brandenburg)將其送給他的妻子索菲•夏洛滕(Sophie Charlotte)作為夏宮。並委託建築師Arnold Nering設計。

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稱腓特烈一世,夏洛特成為他的王后。這個最初作為柏林郊外的夏天休息地,由建築師 Eosander von Göthe 擴建為雄偉的建築。夏洛特在1705年去世後,腓特烈一世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宮殿和附屬產業命名為夏洛滕堡。從1709年到1712年進行了進一步擴建, 這一時期出現了有特色的轉塔和橘園。

夏洛滕堡宮內部曾被描述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 琥珀室這個房間的牆壁裝飾著琥珀。這個想法來自但澤和柯尼斯堡,1701至09年哥德弗里德 Wolffram、恩斯特沙赫特和哥德弗里德 Turau 在那裡編寫計劃。這個房間在安德烈 Schlüter的監督下完成。

1713年腓特烈一世去世後,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夏洛滕堡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1716年,他將琥珀室作為禮物贈送給沙皇彼得大帝。然而,他在1740年去世後,新國王腓特烈二世允許格奧格•克諾貝爾斯多夫擴建夏洛滕堡的東翼。隨後,腓特烈二世對夏洛滕堡宮的興趣轉向了波茨坦的無憂宮(完成於1747年)。

夏洛滕堡宮最終完成於腓特烈•威廉二世時期,完成了西部宮廷劇院和卡爾哥達漢斯的小橘園。

俯瞰圖 from wiki

大門口兩邊戰士雕像

籬笆上的徽章

在入口處的宮殿矗立著一座大型的騎馬雕像,它被設計於1698年,由著名的安德烈亞斯‧施呂特(Andreas Schlüter)所設計,是最著名的巴洛克式的騎士像紀念碑。其基座有四個戰士,象徵著四種氣質。原本位於這座雕像是位於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Stadtschloss酒店之前面,二戰期間為了安全將其沉入特格爾湖(Tegeler See)裡,1950年才打撈上來。這座雕像是在1952年恢復和還原之後,它被轉移到夏洛滕堡宮。

想想德國人會為了一個雕像如此大費周章,真是佩服,在波蘭也嘟有類似情形,難怪歐洲對文化藝術之重視。我們真該學學。

宮殿後面有柏林最漂亮的巴洛克式宮殿花園,宮殿花園內 的望景樓內陳列有18和19世紀的瓷器。此外,宮殿內還有為露伊莎王后建的希臘神廟式陵墓,後經兩次擴建後陳列有弗裡德利希‧威廉三世皇帝,弗裡德利希‧ 威廉一世皇帝和奧古斯塔女皇的石棺。

48米高的圓頂,上面是 女神(Fortuna)。Fortuna,是運氣,命運和財富的羅馬女神,正如她的名字所暗示的。 她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女神崇拜。

最後我們又回到動物園站,搭200號巴士(前天搭100號)做最後一次城市觀光,沒想到的是因歐足賽之關係,200號巴士與100號巴士之路線竟然變成相同。

在亞歷山大廣場邊之流動攤販,或說是街頭藝人。

再次走了一趟菩提樹下大街(Straße Unter den Linden)。
也再次到布蘭登堡門去感受歐足賽之熱力。

交通資訊:
1. Bernauer Strass之免費柏林圍牆,一定要來,搭S-Bahn 在Berlin Nordbahnhof站下車即到。
2. Konnopke's imbiss之咖哩香腸,搭U2在Eberswalder站下車後,往前走,就在地鐵路橋下方。
他是陽光深擁必傷
最後將柏林之行程做一總結:

柏林路線:
第一天:
1) 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2) 德國國會大廈 (Reichstag)
3) 勝利紀念柱 (Siegssaeule)

第二天:
1) 柏林動物園Zoologischer Garten下車,先看看布萊茲雪德廣場(Breitscheid platz)
2)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aechtnis-Kirche)
3) 歐洲中心(Europa Center)。
然後搭100路Bus把主要景點車上觀光一遍,在終點站亞歷山大廣場下車往回走。
4) 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
5)柏林電視塔 (Berliner Fernsehturmhturm)
6)聖母教堂(Marienkirche/St. Mary's Church)
7) 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
8)海王星噴泉 (Neptunbrunnen/Neptune fountain)
10) 尼古拉教堂 (Nikolai-Kirche)
11)搭電車4 OR 6號 至哈克市場(Hackescher Market)吃中餐。
12) 博物館島Museumsinsel , 施普雷河(Spree)
13)柏林主教座堂(Berliner Dom)
14)施洛斯橋(宮殿橋)(Palace Bridge/ Schloss Bruecke)
15) 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16) 德國歷史博物館/軍械庫(Zeughaus)(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17) 新衛兵議院 (Neue Wache)
18) 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 )
19) 貝貝爾廣場(Bebei Platz)
20) 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Berlin State Opera)
21) 皇家圖書館( 阿爾特斯宮 )( Altes Palais )
22) 聖黑德維希大教堂 (St. Hedwig's Cathedral)
23) 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
24) 弗里德里希大街(Friedrichstrasse)
25) 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

第三天:
1) 波茨坦(Potsdam)
2) 陶恩沁恩大街(Tauentzienstraße)
3) 維滕貝格廣場(Wittenbergplatz)
4) 波茨坦廣場(Postdam Plaza)

第四天:
1)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2) 柏林圍牆 Bernauer Strasse
3) 柏林圍牆文獻中心(The Berlin Wall Documentation Center)
4) Konnopke's imbisst 吃咖哩香腸
5)夏洛滕堡宮(Schloss Charlottenburg)

不敢說景點全部參觀完,也差不多了吧!!

結束第68天之旅程,也是柏林最後一天。明天將前往此次旅程之最後一國--捷克,
檸檬味の妹紙
D69 06/16 捷克

今天將前往捷克,但將先路過德勒斯登(Dresden/)由於德勒斯登與柏林並不在同一邦,若使用邦票則需買2邦票,

柏林屬於Brandenburg-Berlin 邦
德勒斯登屬於Sachsen邦

快車:
柏林(berlin)--德勒斯登(dresden)。
EC: 標準價(Standard fare)39E。
ICE,IC:標準價(Standard fare)63E。

買的到才算數。
EC: 特價(Saving fara)19E-29E。
ICE,IC:特價(Saving fara)35-55E。

再來就是慢車系列(RB, RE, IRE, ALX, BOB, Vogtlandbahn, BRB, KVG, RBG, VGB)了,這適合時間比錢還多之人,用時間換金錢。

柏林(berlin)--德勒斯登(dresden)。
1. 標準價(Standard fare)34.4E。

2.平常日邦票(Länder-Ticket)。(因分屬不同邦)
柏林邦票(Brandenburg-Berlin-Ticket)+ Sachsen-Ticket

28+33=61E
61/4=15.25E(每人,設定4人同行)

3.平常日之團體票(Quer-durchs-Land-Ticket)第一人€ 44 第二~五人每人+€ 6
44+6*3=62E
62/4=15.5E (每人,設定4人同行)

4.週六日週末票。
週末票(“Happy Weekend Ticket”/Schönes-Wochenende-Ticket),42歐元德國全境,任您暢遊。(週末票還在大部分地區可以乘坐輕軌(S-Bahn),地鐵和公交汽車 使用週末票可在某些景點打折)

40/4=10.E (每人,設定4人同行)

最後評估結果,利用週末票最划算,不只可到德勒斯登,還可以當天到達捷克邊境小鎮,每人只需10E,所以說在德國旅遊,長距離移動,除非買得到快車特價票,否則就以週末票划算,當然多耗點時間及轉車。但看在銀子之份上,還是選擇了週末票。

接著另一問題來了,以往跨國嘟是直接買到另一國之下車城市,這次因有週末票之故,可以一直坐到邊境,進入捷克之邊境後,換成捷克之火車,但因時間只有10分鐘,加上沒有捷克克朗,萬一沒地方換錢,就很麻煩,在背包客棧中提出此問題,卻沒人能回答,最後是在沙發客網站中捷克群發問得到,可上網買捷克之火車票,果然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在網站上買到了火車票,多人(團體票)及往上購買還有優待,此時另一問題由來了,如何列印出車票,必進這根廉價巴士不同,廉價巴士之司機手中嘟有一份記錄,只需核對即可,火車查票員手中應不會有售票記錄吧!!萬一沒紙本車票,如何查驗呢??想想,還是找地方列印出來較順暢!!

07:35之火車,需先在Cottbus 轉車。

09:15再轉車至德勒斯登。

在火車上時,旁邊坐著4位德國年輕人,當查票員查完我們時,再查他們時,他們應該是沒用週末票,查票員還過來借我們之週末票給他門看,並告訴他們多人旅行時應當買週末票。

766531
檸檬不萌
德勒斯登(Dresden):

德勒斯登(Dresden/Drježdźany,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是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國東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它位於德國的東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里,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里,北面距離德國首都柏林200公里,離西北方薩克森州另一個大城市萊比錫100公里。

德勒斯登的城市人口約50萬(2006年),都會區人口共有125萬,而德勒斯登所在的薩克森三角城市聚集區共有320萬人,被列為德國主要大城市之一。

殘留的考古學上的蹤跡可以證明,後來成為城市區域的地區在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定居。在可考的文字記錄中,德勒斯登最早於1206年被提及,並被發展為選帝侯以及後來的皇家領地,之後更成為歷史上的薩克森王國的首都,擁有數百年的繁榮史、燦爛的文化藝術,和無數精美的巴洛克建築(德勒斯登的巴洛克風格),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作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勒斯登又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勒斯登也是德國照相機、鐘錶製造和高級食品的生產中心,是德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根據某些標準,德勒斯登是歐洲消費水平最高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市遭到盟軍的大規模空襲,加上此後東德40年的統治,城市面貌已經面目全非。不過自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後,德勒斯登再度成為德國東部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並運用西部的資金恢復了許多偉大的建築物和歷史遺跡,再度成為一個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城市,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

德勒斯登還是一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擁有許多研究人員。該市經常被稱為「德國矽谷」。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學之一。

由於地處狹窄的河谷,德勒斯登的氣候類似於德國南部,比德國東部大部分地方溫暖。2002年德勒斯登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區被森林覆蓋。「大花園」(Großer Garten)是該市最大的城市公園。

德勒斯登曾經享有”百塔之都”之美名,在中世紀時即利用易北河之水路發展成一商業都市,16世紀時又作為薩克森王國之首都盛極一時,擁有許多華麗之宮廷建築,是王宮貴族休閒娛樂之地。因此雄偉之巴洛克風格宮殿、教堂及貴族之豪宅等曾在城中鱗次櫛比,把這裡點綴得分外迷人。面對豐富和壯麗的文化古跡,遊人們唯有目瞪口呆嘖嘖稱奇。

德勒斯登號稱是德國最美麗之城市,撫媚蜿蜒之易北河,穿越德勒斯登雙畔風格迥異之新舊城區,德勒斯登人將這所有的一切都融入河畔美麗誘人的風光中,您的驚異之情將很快轉化為對這座城市瘋狂的熱愛。憑藉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使遊客們流連忘返。您可以漫步于如夢境般美麗的內城,領略這座“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的獨特魅力。。 從易北河任意一側或任意一座橋樑上極目遠眺,都能夠深深地感受到這座國際名城的文化氣息。

儘管在二戰期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老城依舊保存或重現了最美麗的整體風貌。 無論是聖母教堂 (Frauenkirche)、茨溫格宮 (Zwinger)、森伯歌劇院 (Semperoper)、易北三城堡 (Elbschlösser) 還是赫勒勞花園城市 (Hellerauer Gartenstadt) – 目力所及之處,德勒斯登都充滿了令人意亂情迷的魅力。

與偉大的文化遺產相比,這座城市的現在也毫不遜色,新猶太教堂 (Neue Synagoge)、UFA 水晶宮殿 (UFA-Kristallpalast) 以及火車站 (Hauptbahnhof) 各具特色引人入勝。由明星建築設計師諾曼 福斯特 (Sir Norman Foster) 主持的火車站改建工程,保留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的外觀與主要的鐵質結構,並覆蓋上透明的聚四氟乙烯膜,充滿現代化氣息。 彼得•庫爾卡 (Peter Kulka) 為國都王宮 (Residenzschloss) 的小庭院設計了透明屋頂,而丹尼爾•裏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則操刀了軍事歷史博物館 (Militärhistorisches Museum) 的擴建和改造工程。

由於我們必須當天趕到捷克之CB,只能給德勒斯登4各小時之時間參觀,故無法完全一窺究竟,只能淺嘗即止。

到達德勒斯登第一件事,就是找寄行李處,它有分不同尺寸之行李箱,我們選用最大的,可將兩個大背包同時放進去。之後便開始德勒斯登之探索。

德勒斯登火車站。

火車站前維也納廣場(Wienerplatz)。

但此時心情緊張,因為下午之捷克火車票還為印出紙本,,問了一些人,嘟指向3C賣場,原來他們有自動印出照片之機器,可是我要的是紙本文件,不是照片。總算是找到一間internet,也順利印出紙本車票,才放下心來探索這城市。

火車站前之這條路是布拉格大街(Prager Straße)

布拉格大街(Prager Straße):

是德勒斯登的主要購物街,南起德勒斯登火車站前的維也納廣場,北到舊市場。這條大街是一條步行街,路面由石塊鋪成,中間的隔離帶由一組組的噴泉組成。街的兩旁種著高大的橡樹, 樹的間隙安放著木椅,很多老人和遊客坐在上面休息。出了布拉格大街向右不遠就是新市政廳。從市政廳向左拐,不遠就到了聖母教堂。

布拉格大街興建於1851年至1853年,連接舊城區和南部的波希米亞車站。很快這裡成為富人區,隨後銀行家和律師也紛紛入駐。不久建起了眾多的購物和娛樂場所,成為德累斯頓最負盛名的街道之一。

由於布拉格大街成為德勒斯登最重要的購物街,在1890年代選擇在波希米亞車站的位置新建德勒斯登火車總站,另外還有最傑出的維多利亞大廈(Viktoriahaus)、百貨公司和住宅火災保險公司大樓等建築。

每年5月,在德勒斯登舉行為期一週的國際迪克西蘭節,布拉格大街亦是現場之一。
幼稚園小正太
終於離開柏林到德勒斯登了!? 那你也有去萊比錫嗎? 如果有, 期待你的萊比錫遊記!

事實上, 前東德這些城市中, 我覺得最有後共產感覺的是你轉車的那個 Cottbus 耶 :D 而且 Cottbus 也以它少數民族的方言聞名德國, 火車站牌上的 Chóśebuz 就是這個下索布語的 Cottbus.
一臉美人痣
終於離開柏林到德勒斯登了!? 那你也有去萊比錫嗎? 如果有, 期待你的萊比錫遊記!

事實上, 前東德這些城市中, 我覺得最有後共產感覺的是你轉車的那個 Cottbus 耶 :D 而且 Cottbus 也以它少數民族的方言聞名德國, 火車站牌上的 Chóśebuz 就是這個下索布語的 Cottbus.

可惜了萊比錫沒有去,去完德勒斯登後,當天就殺到捷克之CB城去了。
明人不放暗屁
舊市場(Altmarkt):
是德勒斯登最古老的地標,位於舊市區中心,四週有許多造型優美的建築物、餐廳及咖啡廳。廣場東南角矗立著聖十字教堂(Kreuzkirch),市政廳就在鐘樓的東側,這裡也是大部份觀光客進行參觀的起始點,廣場角落旁有市區觀光巴士可搭乘。耶誕節期間,這裡有著德國最大的耶誕節市場。

市場周圍曾環繞不少美麗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建築,然而它們不幸在1945年2月13日和14日的一場大暴亂中被摧毀了。1953年,瑞士政府承擔了這片歷史區域的修復和重建工作。因此,在該區域增加了新的邊界,現在廣場兩側是新建的商場與辦公樓,完完全全的現代風格,建築師甚至大膽地將挑出的雨罩設計成咖啡座。旁邊另有一座外表像巢般的無窗銀色建築亦是獨具特色。

從廣場向北,穿過德市最寬闊的Wilsdruffer幹道(這裡是舉行遊行慶典的主路)向左,眼前出現一大片宮殿建築群。這就是德勒斯登最著名的建築茨溫格宮(Zwinger)。

有趣之噴泉。

偷鵝賊噴泉(Goose Thief Fountain)
一個名叫托馬斯•布拉特(Thomas Blatter)演奏風笛的學生,正在該國旅行,並以偷鵝謀生。建於1878年。 它是由羅伯特•迭斯(Robert Diez,),所設計,於1878在慕尼黑舉行的國際藝術展中年獲得了一枚金牌。

766810